「優照護」商標

居家照護新知

看護、居家照護

外籍看護?照顧家人還有更多選擇

小林的父親脊椎手術後,不但不良於行,而且無法久站久坐,多數時間需要躺在床上,生活大多靠母親照料。但母親年事漸長體力衰退,家人不忍她負擔這麼多生活瑣事,希望有個人來分擔照顧的責任。

 

像上述這樣的狀況,在許多家庭中屢見不鮮。有的人會想辦法找外籍看護工,有的人乾脆辭職回家照顧家人,現在,還有社會福利的長照服務可利用。但這些方式中,有的資格限制嚴格,有的無法彈性配合個別狀況,至於親自照顧,看似最符合傳統的倫理,卻因放棄工作,可能喪失主要的經濟來源。

 

學者分析,外籍看護的最大優點是費用相對低廉,但因為語言溝通不便,文化也有隔閡,除了基本的生活照料外,較難提供情緒或心理的滿足,長期而言,對被照顧者可能造成一些負面影響。此外,巴氏量表或是重度身心障礙的規定過不了,也讓許多家庭無法雇用外籍看護,故非人人可行。

 

長照政策是近年政府大力推行的社會福利,但一樣有條件限制,雖然不像外籍看護的申請資格般嚴格,但最大的問題仍是國家資源有限。以居家服務而言,別說像外籍看護一樣全天候照料,有限的服務時數對許多人來說根本不夠,或是無法配合個別需求。

 

在孝道的觀念下,家人親自照顧似乎最符合社會期待,且多數認為照顧品質通常比外人好。但除了離開職場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大的問題是,長期照料家人帶來的心理壓力,遠比一般人想像的嚴重,許多血淋淋的社會悲劇也因此發生。即便這類憾事仍屬少數,但照顧者常常因情緒控管不佳,對家人身心帶來負面影響,照顧品質反而不如外人。

 

「短期居家照護」對部分較寬裕的雙薪家庭,也許更為合適。就像幼兒托育一樣,上班時,父母由專業人員照顧,回家後再自己接手,不用放棄職場發展,又可兼顧家人狀況。以新興的「優照護」平台來說,預約照護人員不僅方便,還能因應許多家庭的不同狀況,除了適合不需要全天候照料的對象,像是長者需要到醫院回診,或是定期洗腎等狀況,都能找到人協助。

 

另一方面,雇用外籍看護的家庭,也可能因為看護休假、新舊任交替的空窗,需要臨時的協助,又或,使用長照服務的家庭,若時數不足,也都可搭配「優照護」這種服務模式。

 

照顧家人沒有完美的方案,除了依個別狀況選擇合適的資源,善用「優照護」這類有彈性的平台,將會是高齡化社會的重要趨勢。 

 

 

好東西就是要跟好朋友分享 !!

趕快來加入我們優照護吧~^^*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