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優照護」成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及台北市政府產發局的輔導廠商,並獲得科技創新獎勵肯定!

「優照護」商標

創新的預約居家照護服務,能自由安排照護人員的時間

預約前可先看到照護人員資料


只要觸控螢幕上的按鈕,可在預約前看到照護人員的資料與評價,輕鬆找到符合需求的居家照護人員。

送出預約後立馬獲得回覆


經歷過找不到照護人員的窘境,您希望24小時預約照護人員,可一次預約多個時段,有急需時快速找人。

彈性安排使用短時數照護服務


「優照護」讓您可以彈性安排使用居家照護服務的時間,即使僅僅幾個小時的短期照護需求,在「優照護」下單即可滿足。

除了外籍看護之外,給您更多居家照護的選擇

看護、居家照護

居家照護

一般人對於“看護”的印象多是提供長時間照護服務。但在許多情況下,人們會可能臨時需要短暫的專業照護服務。像是意外後被迫暫時休養,希望有照護人員輔助生活起居與陪同就醫。或是家庭照顧者想紓解照顧壓力,需要暫時的居家喘息服務。甚至是等待外籍看護交班的空窗期,迫切需要短時間的照顧服務員、看護前來照顧。「優照護」所提供的短期居家照護服務,即是因應這種急迫卻又短時間的照顧需求,讓有需求的家庭,能即時的找尋到合適且願意提供短期的照顧服務員、看護來進行照護服務。

了解更多

短期照護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無論是生病、意外甚至是退化所造成的失能失智,讓每個人都有可能面對照顧或被照顧的困境。然而面對人生的驟變,多數人卻都無法做好萬全準備。一旦遭遇這些問題,都會因為身體痛楚或心理壓力,讓所有人都無法喘息,使生活與心靈都陷入混亂中。這樣的情況,對照顧者或被照顧者都是種傷害。因此,適時尋求外界的協助,交由專業的照顧服務員接手,至家裡提供專業的照護服務,可讓您休息喘口氣,減輕身心壓力。

了解更多

看護、居家照護

「優照護」影片

優照護榮獲IT Matters社會影響力產品獎|2024 IT Matters Awards 頒獎精彩回顧

「優照護」在2024 IT Matters Awards中榮獲《社會影響力產品獎》,一同見證「優照護」如何運用數位科技創造正向社會影響力。 本次頒獎典禮由中華民國資訊經理人協會主辦,數位發展部數位發展署指導,數位產業領袖齊聚一堂,見證數位創新如何改變世界。讓我們一起回顧這場充滿榮耀與感動的時刻!

看影片

第十一屆照護之星暨第二屆高照之心聯合表揚大會

第十一屆照護之星暨第二屆高照之心聯合表揚大會已圓滿落幕 今年再度與中華高齡專業照護訓練協會合作隆重舉辦! -- 九年來,優護平台已累積十一萬家庭 與超過兩千五百位照服夥伴攜手 替台灣高齡社會傾力付出 為表揚照護夥伴們平時的努力 優護平台集結北中南的照護夥伴們一起共襄盛舉 入圍就是一種肯定 恭喜入圍者與得獎者們 也感謝照護夥伴們平時的努力及貢獻 ! -- 優護平台持續不斷嚴選最優質的人才加入平台服務,就是希望能提升照護人員專業形象及社會地位,讓被照顧者生活品質得到改善!

看影片

居家照護就選優照護

還在為找不到合適的照護人員煩腦嗎? 不知道照護人員可配合的時間、專業背景、工作內容和費用?無法挑選照護人員?現在這些問題,都可以透過優照護來幫您解決。

看影片

他們與「優照護」的故事

看護、居家照護

不能爬山的遺憾  媽媽心事兒子知

母親坐在窗邊,望著遠遠的青翠山峰,神情並沒有太多的波動,但手裡的拐杖輕輕地敲著地板,好似拿的是以往她慣用的登山手杖,然後捏一捏腿,跟以前爬山走累了一樣,幫自己按摩按摩。屋子裡,沒有沁人的山嵐,大熱天只能吹著冷氣,她懷念可以在山澗小溪,清涼地泡腳的時光,哪怕只能再去一次也好。

 

一輩子當中學老師的母親,個性非常開朗,每每都能跟學生們打成一片,除了幾乎不體罰人這一點,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她很愛運動,在學校就是打桌球、羽球,在校外就是健走、爬山,尤其是下課後,總會吆喝著幾個老師球友,跟著校隊一起練球,這習慣甚至一直維持到退休後,還會常常回學校打球。

 

爬山,則是她從大學開始的最大愛好。跟著同學或同事一起去征服各個山頭,是閒暇時最有成就感的事。退休後,體力不如從前了,但時間反而更多,不管是三五好友的郊山小聚,或是獨自一人的悠閒漫步,加上手機拍照的方便,每隔一陣子就能看到她在網路上秀照,所以我從不擔心她退休後的生活安排。

 

但我沒想到,運動爬山雖是母親的最愛,卻也是造成她腿部負擔的最大元兇。由於長期較大的活動量,這幾年開始,她腿部出現疼痛的現象,嘗試了不少醫師與治療方式,都無法有明顯的好轉。在一次精密檢查後,醫師建議還是需要動手術,這讓母親緊張不已,畢竟年紀大了,對於上手術台就有莫名的恐懼感,後來還是醫師一再強調風險很低,兩三天就可以出院了,母親才勉為其難去做手術。

 

手術還算成功,但母親的行動能力卻從此受限不小,當然,打球是不可能了,爬山也幾乎別想了,頂多只能在一定距離內緩步行走,而且最好有人在旁邊攙扶或協助。這對愛運動的母親來說,不啻是最大的打擊。如果多數時間都只能待在屋子裡,母親跟一隻振翅無法高飛的籠中鳥一般,生活也不再有色彩了。

 

當然,一些好友仍會不時來探望她,讓她不致連傾訴苦處的機會都沒有,但畢竟無法改變母親落寞的處境。我知道,她還是想多少能動一下,我們也盡量在假日時,開車帶她到郊外,或是地勢平坦的山區走動一番,至少讓她能再親近山野,看看滿眼的蒼翠,減輕她腿疾的苦惱。

 

除此之外,我打聽到一個居家照護的平台,不但有一般的看護人力,也有以陪伴為主的服務,甚至包括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都可以來家裡協助長者復健、復能,還有藝術輔療等多方面的課程安排,來幫助行動不便,以及失能狀態的長者。我嘗試預約了幾位照服員,請他們來家裡陪伴母親,偶而也能陪同外出走動,不管是附近公園也好,或是搭車到近郊,讓母親不至於被侷限在家裡面。而且不同照服員都有各自的優點,跟母親相處起來,也能喚起母親以往開朗外向的心境,讓我們放心不少。

 

而物理治療師或職能治療師,也能設計一些簡單的室內活動,不但可以達到復健效果,而且對愛動的母親來說,能動起來就比呆坐著要強多了。這些治療師不僅以專業的能力來設計動作,對於帶動訓練的氣氛也非常有經驗,即便是只有一個小時的簡單「運動」,對此時的母親來說,都成了難得的快樂時光了。

 

靠著這些外在的協助,母親慢慢地適應了無法運動爬山的生活,而她原本就是開朗的個性,也逐漸找回了一些心中的陽光。她說,上帝關上了一扇門,也打開了另一扇窗,她感謝這樣的改變,也會盡力去品嚐不同的生活樂趣。
 

看更多
看護、居家照護

居家復能訓練  讓爸爸找回運動熱情

愛運動的爸爸,年輕時就是個運動健將,打球、爬山、慢跑,樣樣來。即使到了6,70歲,他仍舊沒有丟掉運動的習慣,親朋好友看到他,無不讚他氣色好,跟年輕時沒兩樣。直到大病一場後,愛運動的爸爸似乎失掉了他的最愛。

 

去年,爸爸到醫院接受檢查後,醫師診斷需要動腦部手術,這個消息讓我們全家既錯愕又震驚,但爸爸自己反而很樂觀。他說:「我也活了不少歲數了,看著你們都兒女成群了,沒什麼好遺憾的,能治好最好,萬一走了,你們也無須太難過。」

 

腦部開刀,任誰想到都怕,在全家人的祈禱下,幸好手術還算順利,爸爸保住了生命。但腦部開刀很容易有後遺症,爸爸在出院回家後,身體大受影響,別說運動了,連日常生活都出現一些不便,為了不讓媽媽太辛苦,我們只好聘請外籍看護來幫忙照顧爸爸。

 

原先樂觀的爸爸,一直覺得自己的健康拖累了家人,而且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運動,對他而言,兩者都是沉重的打擊。媽媽嘆:雖然命是撿回來了,但心卻再也回不來了。我們幾個兄弟,都無法眼睜睜的看著爸爸消沉下去,更擔心媽媽的心情也跟著被打擊,紛紛苦思挽救的辦法。

 

其間,我們聽取了醫師的建議,也詢問過一些專家,他們都認為,持續的復健,以及接受一些復能訓練,對爸爸的狀況應該會有所改善。碰巧姨媽之前也住院,回家後有透過居家照顧的預約平台—優照護,找居服員來協助術後的休養,他建議我們可以在平台上找治療師,來幫助爸爸的復能。

 

於是我們到優照護上搜尋治療師,並且很快就找到一位物理治療師邱先生,可以到家中協助爸爸的復能。邱先生第一次來時,先仔細地評估爸爸的狀況,並且鼓勵爸爸說,雖然無法再像以前這樣盡情運動,但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地持續訓練,以後還是能做一些簡單的運動,來增進身體機能與肌力。

 

邱先生根據爸爸的狀況,設計了一些訓練動作,從手到腳,由緩到急,讓爸爸開始了復能之旅。他每次來,不但帶著爸爸訓練,也鼓勵我們家人一起參與,從旁觀摩學習,讓爸爸平常也能在家人的協助下,進行復能訓練。

 

其實爸爸本來就愛運動,對訓練也不會排斥,更不會叫苦,邱先生認為以爸爸從前的運動底子,做起訓練的效果應該會很好。邱先生對爸爸的訓練,不但很有耐心,而且很盡力地讓過程不會枯燥乏味,更沒有一味地機械式動作,讓爸爸稍稍找回從前運動的樂趣。而且每次來訓練,邱先生都會仔細地記錄,爸爸做了哪些動作、完成度如何、並且依照爸爸的反應隨時調整方式。

 

經過三、四個月後,我看到爸爸在訓練時,會微微地出汗了,雖然看起來有些吃力,但復能訓練後,他的體力、肌力看得出來有進步了。除了身體機能的改善,更重要的是,重拾了他的生活信心,也找回一些運動的樂趣。而且我們家人,也都會盡量找機會在旁邊參與,爸爸打趣說,這段時間裡,他看到我們的機會,可比以前多多了呢!

 

也許,爸爸再也無法像以前一般跑跳,甚至大部分的時間,也只能在家裡做做簡單的運動,但對他來說,找回生命的同時,能多享受一點運動樂趣,讓他更珍惜這得來不易的美好時光。
 

看更多
看護、居家照護

阿嬤的乖孫 真的沒白疼

「友誌,阿嬤等等帶你去市場,你要不要吃粿?」友誌一聽,趕緊跑來找阿嬤,紅咚咚的小臉蛋好興奮:「我要,阿嬤帶我去!」

友誌的爸爸很早就到北部謀生,開始經營起小吃攤,友誌的媽媽也在友誌4歲的時候,跟著到北部幫丈夫的忙。由於兩夫妻做生意太忙,只好把友誌留在南部老家,請母親幫忙照顧,一直到友誌小學五年級,才把他接到北部。友誌是長孫,也是阿嬤的金孫,當然特別疼,尤其是兒子媳婦都不在,阿嬤從小餵他吃飯,帶他去上幼稚園,他就像個小跟班,阿嬤去哪他就跟著去哪。

 

友誌到北部跟父母住後,也沒忘了阿嬤,寒暑假一定都會回南部陪阿嬤,知道自己考大學上榜,第一時間也是先告訴阿嬤。阿嬤知道後,逢人就說她的金孫好棒,考上第一志願資訊系,「你看,友誌小時候就是我帶的,現在已經變大學生囉。」

 

但隨著友誌長大、出社會工作、結婚成家,阿嬤也漸漸老了,今年86歲的她仍在南部老家,但因為腎臟病變,8年前就開始洗腎,因為友誌的小叔叔一直沒離開家鄉,阿嬤都由小嬸嬸照顧,阿嬤一星期要洗腎三次,也都是小嬸嬸陪著去。

 

洗腎的時間一長,加上年齡也大了,阿嬤的身體越來越虛弱,每次都要坐著輪椅,搭復康巴士,才能去洗腎中心。友誌雖然工作忙,但一兩個月一定都會回南部去看阿嬤,他知道,阿嬤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她的金孫。不過,小嬸嬸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照顧阿嬤太累,這一陣子,她自己身體也出問題了,友誌很擔心若小嬸嬸病倒,就沒人照顧阿嬤了。

 

友誌回到北部後,馬上在網路上搜尋,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找人照顧阿嬤?由於資訊工作背景,他很快就找到了一個居家照護的第三方預約平台,在這個數位平台上,只要輸入個別條件,就能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照顧服務員。更讓友誌高興的是,這個平台是跨縣市運作的,即使他人在北部,也一樣可以幫阿嬤找到南部老家附近的照顧服務員。

 

陪同阿嬤每星期去洗腎三次,這是照顧上最大的負擔,但友誌很快就找到照服員,願意配合洗腎時間。他在App上先跟照服員溝通,請她要先到老家,然後協助阿嬤坐輪椅上復康巴士,再一起到洗腎中心。照服員陳小姐原本就有照顧洗腎病患的經驗,第一次到老家時,提早了半小時先跟阿嬤熟悉一下,並且即時跟友誌回報,讓他不用太擔心。

 

陳小姐很熟練地跟康復巴士的人員,一起協助阿嬤上車,到了洗腎中心後,也推著輪椅讓阿嬤到洗腎病房。過程中,她一邊注意阿嬤的狀況,也一邊跟阿嬤聊天,除了讓老人家不會無聊,也增加了兩人的熟悉度,還不時問阿嬤會不會冷,適時地幫她蓋被子。

 

友誌後來都固定預約陳小姐,陪阿嬤去洗腎,這樣一來,小嬸嬸就不會這麼累了,把身體養好後可以好好照顧阿嬤。阿嬤事後跟友誌說,陳小姐人好好,不但很細心,還會帶些小點心,怕她血糖過低時,可以吃一點補充體力。阿嬤知道友誌是在台北,靠預約平台App找到陳小姐的,也非常驚訝說:「那麼遠都能找到人喔,友誌真厲害,不愧是阿嬤的金孫,真的沒白疼你。」

看更多

居家照護新知

看護、居家照護

打造老年好肌力!3個適合長輩的運動

「年紀大了,不敢運動,怕跌倒、怕太累……」
其實,適當的運動對長輩來說不但不是負擔,還是延緩老化、強化身體機能的關鍵幫手!在「優照護」的照顧經驗中,我們發現許多行動較緩慢的長者,只要做對運動、找到節奏,不但精神更好,心情也開朗許多。

想陪家中長輩一起動起來嗎?一起來看看這三項運動,不但安全、簡單、有效,還能讓長輩身體更健康、心情更愉快!

 

  • 健走或慢跑:提升體力與心肺功能
    對於長輩來說,穩定的走路或慢跑節奏,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提升心肺耐力,也能穩定血壓與血糖。這類運動還能提升耐力與平衡感,對延緩體能退化很有幫助。

 

建議每天進行約 20 至 30 分鐘,步調以「能自在說話」為原則,不需快,只需持之以恆。

 

  • 肌力訓練:預防跌倒,強化日常動作能力

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會自然流失,進而影響長輩的行動能力。適度的肌力訓練,如坐立反覆練習、抬腿運動、輕度深蹲,不僅能穩定姿勢,更能避免因肌力不足而跌倒

 

這些動作無需器材,也不需長時間,在家中就能安全完成。每週練習 2 至 3 次,一次約8~10下,分2~3組,搭配適當休息與安全輔助,循序漸進強化下肢肌力。

 

  • 太極或伸展運動:舒緩身心,提升柔軟度與穩定感

太極結合緩慢動作與深層呼吸,是長輩提升身體機能的理想選擇。太極可以增強肌力、活化心臟與肺部功能、穩定血壓,同時提升免疫力與抗氧化能力,減少發炎與慢性疼痛風險


在心理層面,太極有助活化副交感神經、舒緩焦慮憂鬱情緒改善睡眠與整體情緒狀態

 

鼓勵長輩依自己的節奏進行,不需勉強,也不必求快,只要習慣養成,身體會慢慢出現正向的變化。

從今天起,讓「活動」成為銀髮歲月中最美好的日常風景。

 

 

想了解更多這類型的內容? 歡迎追蹤優照護部落格,第一時間了解更多照護知識!

方格子: https://user284973.pse.is/7t7c3n

Medium: https://user284973.pse.is/7t7ay3

親子盒子: https://user284973.pse.is/7t7ckt

看更多
看護、居家照護

家屬好心卻被懷疑?失智症被害妄想的照護心法

阿明的爸爸最近常常懷疑家人偷了他的東西,尤其是手機和錢包,還說家裡有陌生人進來,弄得全家人疲於解釋又心疼。家人明明最愛他,卻還被懷疑,真的好無奈。每當爸爸情緒激動時,全家人都覺得手足無措。

當家中長輩開始出現記憶力退化、語言不順,很多家人都會很心疼。但其實,失智症不只影響認知,還常伴隨許多「非認知症狀」,像是情緒、妄想、幻覺等,這些症狀往往更讓家屬不知所措……

 

照顧失智症患者時,妄想常像一個無法關掉的開關,讓人又氣又心疼。其實,這並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也不是他故意要激怒你,而是大腦功能損壞後,他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走上了不同的軌道。對他來說,那些荒謬的想法都是真實的。

 

這時候,別急著爭辯或證明他錯了,因為他的腦袋無法被「證據」說服,爭辯只會讓彼此更受傷。相反地,你可以試著:


一、先同理他的感受,不要急著解釋
當長輩懷疑東西被偷時,先別急著澄清對錯,因為在他的大腦裡,那些事情是真真切切發生過的。你可以先用溫暖的語氣告訴他:「我懂你一定很擔心、很害怕。」先穩定他的情緒,再慢慢陪伴他度過那段焦慮的時光。

 

二、給他安全感,再慢慢轉移注意力
失智症患者的妄想背後,常是深深的不安和害怕。這時可以先讓他感受到安全,說:「我在這裡陪著你,一切都安全。」等他放下防備心,再試著轉移話題或安排一些輕鬆的活動,幫助他暫時脫離負面情緒的漩渦。

 

三、如果被當成「壞人」,給對方空間,也給自己喘口氣
如果你剛好成了他眼中的「壞人」,別急著爭辯。先理解他的情緒,避免衝突升級。給予他空間冷靜,也給自己一個緩衝的機會。等他情緒穩定後,再回到現場,用愛和耐心,一點一滴重建彼此的信任與連結。

 

對失智症患者的被害妄想,家屬的無奈與心酸,往往難以向外人訴說。每一次被誤解、被指責,心裡總是百般委屈。請相信,這些都不是因為你做得不好,而是大腦的病變造成的誤解。謝謝每位家屬的耐心與付出,因為有了你的陪伴,他們才能多一份安全感,也讓照護之路多了一分溫暖與力量!

 

最後,也歡迎您收看影片,聽聽照服員的親身經歷與建議,或許,能成為您在照顧失智長輩時的一盞明燈。

想了解更多這類型的內容? 歡迎追蹤優照護部落格,第一時間了解更多照護知識!

方格子: https://user284973.pse.is/7smw25

Medium: https://user284973.pse.is/7smvs6

親子盒子: https://user284973.pse.is/7smw6n

 

看更多
看護、居家照護

洗腎陪同完整指引,照顧洗腎家人不孤單

當家人進入洗腎階段,陪同者扮演著關鍵角色。從療程接送與身體觀察,到用藥提醒與情緒支持,這段照護旅程不只靠愛,還需要正確的知識與方法。「優照護」整理出洗腎陪同者應注意的實用重點,讓您在照顧路上更有信心。

 

洗腎當天:守住每一次療程的安全

陪同者應協助患者準時到院洗腎,避免延誤療程影響毒素與水分的清除。若患者屬於血液透析族群,當天是否服用降血壓藥物需特別留意,容易低血壓者應依醫師指示調整或暫停用藥。

 

療程中,請觀察是否出現頭暈、噁心、抽筋、皮膚搔癢、低血壓或出血等反應,並立即告知醫護人員。

 

若發現眼睛或牙齦出血、小便顏色異常、大便發黑或皮膚瘀青,也應主動通報。

 

 用藥與病況觀察:你是病人最貼近的照護夥伴

協助患者依照醫師指示服用藥物,是陪同者的重要任務。不同藥物作用與副作用各異,服用時間點(如飯前、飯後)也有區別,應避免自行調整

 

洗腎患者常需長期服藥,若出現不適、忽略服藥、或混用成藥,皆可能影響病情穩定。

 

日常也應注意是否有出血、腫脹、極度疲倦等異常症狀,適時與醫護人員反應,有助於早期處理問題。

 

情緒與生活支持:長期療程,心力陪伴更重要

洗腎不只是身體的調整,也是心理的挑戰。許多患者會因生活受限、外觀改變或行動不便而感到挫折,陪同者的傾聽與陪伴能提供穩定情緒的力量。

 

可鼓勵患者從事適當休閒活動,例如聽音樂、閱讀、外出曬太陽等,有助減壓與維持社交關係。

 

規律運動同樣重要,建議每週三次、每次約三十分鐘,如散步、伸展、太極等,能增強體力與自信,也能改善疲勞與睡眠狀況。

 

優照護」提醒您:在陪伴洗腎患者的路上,您並不孤單。如果需要陪診服務、照護支援或短期協助,我們隨時在您身邊,幫您一起分擔長照壓力,讓每一段陪伴更安心、更有力量!

 

 

想了解更多這類型的內容? 歡迎追蹤優照護部落格,第一時間了解更多照護知識!

方格子: https://user284973.pse.is/7pbcc9

Medium: https://user284973.pse.is/7pbc7a

親子盒子: https://user284973.pse.is/7pbcet

看更多
立即下載「優照護」APP

安全 / 方便 / 合適

隨時隨地找到符合需求的照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