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優照護」成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及台北市政府產發局的輔導廠商,並獲得科技創新獎勵肯定!

「優照護」商標

創新的預約居家照護服務,能自由安排照護人員的時間

預約前可先看到照護人員資料


只要觸控螢幕上的按鈕,可在預約前看到照護人員的資料與評價,輕鬆找到符合需求的居家照護人員。

送出預約後立馬獲得回覆


經歷過找不到照護人員的窘境,您希望24小時預約照護人員,可一次預約多個時段,有急需時快速找人。

彈性安排使用短時數照護服務


「優照護」讓您可以彈性安排使用居家照護服務的時間,即使僅僅幾個小時的短期照護需求,在「優照護」下單即可滿足。

除了外籍看護之外,給您更多居家照護的選擇

看護、居家照護

居家照護

一般人對於“看護”的印象多是提供長時間照護服務。但在許多情況下,人們會可能臨時需要短暫的專業照護服務。像是意外後被迫暫時休養,希望有照護人員輔助生活起居與陪同就醫。或是家庭照顧者想紓解照顧壓力,需要暫時的居家喘息服務。甚至是等待外籍看護交班的空窗期,迫切需要短時間的照顧服務員、看護前來照顧。「優照護」所提供的短期居家照護服務,即是因應這種急迫卻又短時間的照顧需求,讓有需求的家庭,能即時的找尋到合適且願意提供短期的照顧服務員、看護來進行照護服務。

了解更多

短期照護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無論是生病、意外甚至是退化所造成的失能失智,讓每個人都有可能面對照顧或被照顧的困境。然而面對人生的驟變,多數人卻都無法做好萬全準備。一旦遭遇這些問題,都會因為身體痛楚或心理壓力,讓所有人都無法喘息,使生活與心靈都陷入混亂中。這樣的情況,對照顧者或被照顧者都是種傷害。因此,適時尋求外界的協助,交由專業的照顧服務員接手,至家裡提供專業的照護服務,可讓您休息喘口氣,減輕身心壓力。

了解更多

看護、居家照護

「優照護」影片

優照護榮獲IT Matters社會影響力產品獎|2024 IT Matters Awards 頒獎精彩回顧

「優照護」在2024 IT Matters Awards中榮獲《社會影響力產品獎》,一同見證「優照護」如何運用數位科技創造正向社會影響力。 本次頒獎典禮由中華民國資訊經理人協會主辦,數位發展部數位發展署指導,數位產業領袖齊聚一堂,見證數位創新如何改變世界。讓我們一起回顧這場充滿榮耀與感動的時刻!

看影片

第十一屆照護之星暨第二屆高照之心聯合表揚大會

第十一屆照護之星暨第二屆高照之心聯合表揚大會已圓滿落幕 今年再度與中華高齡專業照護訓練協會合作隆重舉辦! -- 九年來,優護平台已累積十一萬家庭 與超過兩千五百位照服夥伴攜手 替台灣高齡社會傾力付出 為表揚照護夥伴們平時的努力 優護平台集結北中南的照護夥伴們一起共襄盛舉 入圍就是一種肯定 恭喜入圍者與得獎者們 也感謝照護夥伴們平時的努力及貢獻 ! -- 優護平台持續不斷嚴選最優質的人才加入平台服務,就是希望能提升照護人員專業形象及社會地位,讓被照顧者生活品質得到改善!

看影片

居家照護就選優照護

還在為找不到合適的照護人員煩腦嗎? 不知道照護人員可配合的時間、專業背景、工作內容和費用?無法挑選照護人員?現在這些問題,都可以透過優照護來幫您解決。

看影片

他們與「優照護」的故事

看護、居家照護

即使失智,仍不忘每天整裝上班

曉茹(化名)是一名家庭主婦,婚前曉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而婚後全心投入家庭,不僅成了公婆的寶貝,她也以全家人的快樂幸福為己任,雖是大家庭,又和公婆同住,但相處十分融洽。

大家庭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公婆深知曉茹不擅長家務,所有家務都請人來幫忙,平日裡,公公上班,婆婆則投身志工活動。在家人的支持和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曉茹也找了份工作,開始了每天上班的忙碌生活。

幾個秋天過去,曉茹已經成為孩子的母親。她感謝自己擁有強大的家庭支持,能夠無後顧之憂地陪伴孩子成長,阿公、阿嬤更是滿心歡喜,整天說著要更努力保持健康,陪伴孫子長大。 然而,發生在公公身上許多生活中的「小意外」,卻開始蠶食他們平靜且愉快的生活。

有一次公公四處找不到手機,最後竟然在冰箱找到手機;又有幾回因穿錯衣服常常差點遲到,或是套上衣服後才發現衣服太小,總是需要婆婆幫忙找衣服並整理好,之後甚至有一次家族旅行,公公說要去上廁所,去了好久,一直沒回來,曉茹的先生不放心,前去查看才發現男廁沒人,還好後來打電話才找到公公,把他平安帶回……。

這些零星發生的事,再加上公公差點丟失的狀況,讓大家有了警覺,於是在旅行結束後幫公公預約了醫師,經過一輪檢查,確診為失智症

這個消息對公公來說是極大的打擊,他陷入沮喪。向公司請了一 段時間的假,好在大家再三鼓勵他,讓公公重新燃起自信。然而,公公的症狀卻每況愈下,不僅是忘東忘西、失去方向,偶爾還會忘記如何坐起和站立。公公在生活上愈來愈需要別人的幫忙,於是先生找了外籍看護來協助,這讓大家都輕鬆不少。

白天公公還能獨立處理一些事情,仍然維持上班,但晚上時常需要起床如廁,讓婆婆的睡眠時間被打斷,很是困擾。於是只好請外籍看護晚上加班協助公公,但一段時間下來,外籍看護也累倒了,表示晚上不想再加班。

「外籍看護也是人,是人都需要休息。」婆婆說。

「還是找專門晚上可以照顧爸爸的人?」先生提議。

「上次我有在廣播聽到有關提供居家照護服務的網路平台,三個小時就可以預約專業的照服員,好像滿符合我們的需求,要試試看嗎?」曉茹建議。

大家很快達成共識,於是曉茹透過網路平台的傳訊功能向照服員確認即便在晚上照顧公公,也不會跟著休息,這讓曉茹放心地進行了第一次預約。

晚上,大家確保照服員熟悉環境後,便各自回去休息,而婆婆和曉茹則在一旁觀察。照服員照顧公公的過程非常細心,無論有什麼動靜,他都會立刻給予關注和協助。第一個晚上很快就過去了,照服員打理好公公的衣物後,便正式下班。

後續的服務,雖然不一定是同一位照服員,但所提供的關懷與服務都是一樣的。公公頻繁如廁並沒有讓那些照服員感到不耐煩,大家都很滿意有專人的照顧服務

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公公和先生依然一同出門上班,婆婆仍舊熱心投身志工行列,而曉茹也成功地重返職場。早晨出門時,曉茹發現庭院中的蘭花再次綻放,暖暖的春天又一次造訪這個家。

家庭中,每個人都需要相互扶持、關愛和理解。曉茹學會把照護的負擔分散,了解到不僅家人需要照顧,也需要照顧自己。即使家庭面臨挑戰,也仍堅定地走在一起,持續地愛與關懷彼此,一同面對未來的不確定。對於曉茹來說,家庭也是她能孜孜不倦地學習與成長的場所。

 

(本文內容摘要自《分身有術的「新孝道」》一書,該書提供了更多關於長者照護的寶貴建議。在當代社會中,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兼顧對長輩的照顧,是許多人面臨的挑戰。這本書涵蓋了長者照護的方方面面,為實踐「新孝道」提供了許多照護技巧與故事,以實現真正「分身有術」。)

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6102

誠品:https://eslite.me/6hrjzv

若需大量購書請洽:info@ucarer.com.tw

看更多
看護、居家照護

建立信任感,失智者也能心安

麗玲(化名)昨天才接到王伯伯的案子,今天一早就趕到護理之家。然而,一進房間她就被一股臭味襲擊,床上滿是屎尿,這讓她不禁搖頭。更令她心痛的是,她看到王伯伯被約束帶綁在床上,一臉憤怒與無奈。麗玲覺得這樣根本不能被稱為「照顧」。

王伯伯是一位失智患者,住在護理之家的單人套房,一個月的費用近四萬元。然而,這裡的照顧比例約為 1 比 10,無法全天候看顧每一位客戶。因此,在無人看顧的時候,失智症患者很容易亂跑或發生意外。護理之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常常使用約束帶來固定患者,但這也造成了嚴重的後遺症,王伯伯的四肢已經出現萎縮退化的跡象, 明顯是因為長期被約束帶固定,幾乎沒有活動的關係。

「不綁可以,麻煩簽同意書,若有意外這裡不負責任。」院方這麼跟家屬說。

「被固定在床上還有一個後遺症,痰很容易積在肺部,所以常常需要拍痰。」麗玲說,王伯伯對拍痰有強烈的抗拒感,第一次為他拍痰時,他竟目露凶光像是要打人一樣,嚇得麗玲趕緊停手。後來才聽這裡的照護員說,王伯伯有攻擊性,曾發生打人的紀錄。

從他女兒王小姐那得知,為了幫父親找安身之處,她已經不知被幾家養護機構拒絕過了,就是因為王伯伯有暴力傾向。但照顧王伯伯兩個月以來,麗玲從未被碰過一下「照顧王伯伯最大的關鍵就兩個字:信任。」她這麼說,因為失智症患者的許多異常行為,常常是疑心病所導致

麗玲堅信「攻心為上」,所以除了帶王伯伯到戶外活動,她也會按摩他的四肢,希望能夠減緩僵硬的情況。拍痰也成了一個挑戰,王伯伯對此有強烈的抗拒感,但麗玲不斷地溝通並且耐心解釋,最終讓他接受了這項照護。

信任是王伯伯接受麗玲照顧的關鍵。她堅持從「吃」下手,因為王伯伯吃得很少,身體狀況也不佳,於是,她決定從旁協助,逐步增加他的食量,給予他溫暖與關懷。她也了解到,最能讓王伯伯開心的就是陪伴小孫女玩耍,於是麗玲經常和他聊小孫女的事情,鼓勵小孫女多來探望他。快樂的回憶成了王伯伯最好的情緒安撫劑。

與失智症患者建立信任並非易事,就連家人也不例外。王伯伯的妻子王伯母照顧他時,也常會有王伯伯在上廁所時緊緊地拉著蓮蓬頭的連接管線,一不小心就把它扯斷的問題。原來,王伯伯上廁所時會感到很緊張,拉著那條管子才能有安全感。麗玲透過耐心的溝通,告訴他:「沒關係,我們慢慢來。」經過多次的安撫與開導後,王伯伯終於敢放開緊抓的手,讓管線保持完好。

麗玲認為,照顧失智症患者最需要留心的,就是他的心理狀態, 尤其是失智所導致的多疑最容易出狀況。但只要建立起雙方的信任感,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麗玲以真摯的愛心和堅定的信念,成功地改善王伯伯的生活品質,讓他重新找回快樂的感覺。她不僅是一名照服員,更是一位慈愛的陪伴者,帶給失智症患者無盡的溫暖和愛意。

不管是讓失智長輩到機構中安養,或是請外籍看護來照顧,許多家屬常忽略這個問題:「不是『有人』照顧就好,更不是讓他吃、喝、 拉、撒、睡而已。」如果沒有包含心理與情緒的需求,對失智症患者而言便不是完整的照顧,而這些都需要靠專業訓練與經驗來解決,家人也未必能勝任。

如今,台灣的失智症患者愈來愈常見,也是長期照護的主要對象 之一,不管是在家自行照料,或是交給其他照護人員、機構,都需要具備失智症患者的照顧知識與技能,尤其是尋求外在的資源、管道時, 一定要詳加評估

現在透過網路就能找到提供居家照護服務的預約平台有許多照服員不但具有專業證照,也具備許多豐富的經驗能很快地掌握失智長輩的狀況與需求,不但有助於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也能給予家屬許多良好的照顧建議,這是一般外籍看護或是養護機構皆難以取代的優點,值得民眾在選擇時列入考慮。讓失智長者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感受到溫暖和關愛,共同創造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社會。

 

(本文內容摘要自《分身有術的「新孝道」》一書,該書提供了更多關於長者照護的寶貴建議。在當代社會中,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兼顧對長輩的照顧,是許多人面臨的挑戰。這本書涵蓋了長者照護的方方面面,為實踐「新孝道」提供了許多照護技巧與故事,以實現真正「分身有術」。)

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6102

誠品:https://eslite.me/6hrjzv

若需大量購書請洽:info@ucarer.com.tw

看更多
看護、居家照護

照顧的心事 外籍看護與本國籍照服員怎麼選

在這個充滿忙碌和壓力的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家庭面臨著照顧年邁長輩的挑戰。無論是因為身體不適還是失智等問題,長輩們需要有人來照顧和陪伴。然而,隨著家庭結構的改變和工作壓力的增加,許多家庭不得不尋找外部幫助來應對這一挑戰。

 

對於多數人來說,所先想到的解決辦法不外乎是聘請外籍看護。但這真的是唯一的解決方法了嗎?請外籍看護來照顧家中長輩是最合適的嗎?

 

林老先生年事已高,需要居家照護,但子女們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無法全職照顧父母,他們因此曾經聘請外籍看護來協助處理問題。與此同時,在另一個家庭裡,曉蘭的的母親因中風而需要長期照顧,但曉蘭是一位上班族,無法全職照顧母親,但她更不願意將母親送進養老院,因此她也不得不試著找尋外籍看護的幫忙。

 

然而,他們卻都遇到了困境,即使嘗試了多位外籍看護,卻始終找不到一位能夠長期滿足長者與家人需求的人選。其中,最大問題莫過是溝通和文化差異的挑戰,導致長者和看護之間的相處不順遂,這使長者對其工作能力產生疑慮,加劇了彼此之間的矛盾。此外,外籍看護的流動性也帶來困擾,家庭需要面對頻繁更換看護的問題。

 

在這樣的困境下,這兩個家庭開始尋找其他的照顧選擇。他們發現了「優照護」平台這樣的服務,可以幫助他們找到合適的本國籍照顧服務員來照顧長輩。在優照護上,不僅有專業的照顧服務員,還能更彈性地安排時間,輕鬆預約短期服務。他們藉此找到了最適合的照顧方式,讓家中長者得到了更貼心的照顧和陪伴。

 

處於繁忙而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照顧長輩的責任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透過「優照護」平台這樣的服務,為長輩提供了更多關愛和尊重,讓他們在家中度過更愉快、更舒適的時光,且家人們更不用再受制於固定的照顧時間,能夠有效地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

看更多

居家照護新知

看護、居家照護

樂齡生活食在安心,地中海飲食的五大好處!

隨著年紀增長,身體各種機能會漸漸退化,為了預防長輩疾病纏身,可以從「地中海飲食」的日常保養做起。在老年生活的照護把關上,尤其最害怕遇到失智症等記憶力退化的情形。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的長者,約有8%的失智症患者,也就是每13名就有一人出現失智狀況。選擇「地中海飲食法」的烹調方式,不僅能夠預防失智,防骨質疏鬆以及抗老化,還能夠保護長輩的身體免於慢性疾病干擾。

 

何謂地中海飲食?

地中海飲食為現代營養學相當推崇的一種養生飲食模式,其清淡卻富含營養的飲食內容,已是全球知名的健康飲食類型。是一種起源自1940-1950年代等地中海周邊地區、環地中海國家所共同享有的飲食理念。料理通常以水果、蔬菜葉子、堅果、豆科植物為主,限制甜食、紅肉、加工肉攝取,搭配適量的魚、乳製品及少量的肉進行烹調。從許多健康研究相關證實,選擇「地中海飲食法」對於樂齡族是大有裨益,一起來看看有哪五大好處吧!

 

1.延長壽命

研究發現,如果長輩採用地中海飲食來當做日常的生活飲食方式,將可延長3年以上的壽命。而在選擇食材上,平時應盡量少吃紅肉或加工肉類,且應維持良好習慣,多吃水果和蔬菜等原型食物代替。

 

2.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有高風險心血管疾病的人使用「地中海飲食」可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且地中海飲食竟能有效降低30%長輩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平時食用以堅果類或橄欖油等好油作為脂肪來源,這樣的飲食模式對我們的心血管能有效達到預防的效果。

 

3.預防失智,提升記憶力

地中海型飲食採取的是多蔬果、減少紅肉與加工食品的原則,而在許多研究中也指出紅肉的膽固醇和油脂確實會對血管造成很大的傷害,還可能因此產生阿茲海默症的變性蛋白而失智,目前採取地中海型飲食,是預防樂齡失智的最佳模式。

 

4.改善憂鬱,保持身心健康

攝取許多橄欖油和青菜、水果的長輩們有較低的憂鬱風險,身心靈較健康外,也較不容易產生憂鬱症狀。而研究也發現,在飲食中強調多一點蔬菜、堅果、全穀類及魚類海鮮,並應注意減少食用會增加發炎反應的劣質油類,以橄欖油等好油取代,將能有效減緩發炎反應。

 

5.預防糖尿病

根據研究指出,「地中海飲食」是預防糖尿病的絕佳方式,美國糖尿病協會也認可了地中海飲食為適合糖尿病患採用的飲食模式,說明此方法不但可有效幫助血糖恢復正常,也可幫助病患維持正常生活,連世界衛生組織也大力地推薦民眾使用。

 

雖說採用地中海飲食有許多好處,但也不是全無任何缺點,當樂齡長輩們在運用此種飲食方式時,也須注意其中的一些小陷阱,例如在油脂的選擇上應採用橄欖油或亞麻仁油,記得要進行原味的烹調,當我們注意細節、小心使用,才能避免用錯方法反而造成健康上的負擔喔~

 

看更多
看護、居家照護

掌握這些原則,照顧者的家庭也能幸福過好年!

馬上又到春節了,即使家中有需要長期照顧的長輩,一樣也想過個好年,尤其是這個家人團聚的時刻,大夥兒吃年夜飯,或是出遊賞春,不管是照顧者或被照顧的人,都希望跟家人共度這一年最開心的時刻。我們要怎麼準備,才能過個開心又安心的年呢?

一、團圓飲食:許多有慢性病的長輩,在飲食上都有不少禁忌,過年準備豐盛的年菜時,也要顧及他們的需要。例如,有心血管疾病的長輩,部分會服用抗凝血劑,若是吃長年菜(芥菜)、花椰菜、青江菜、菠菜、萵苣等,會抵銷抗凝血劑的效用,而火鍋中常見的中藥,如當歸、丹參有活血功效,則可能會加強藥物抗凝血作用,導致出血風險增加。

 

另外,洗腎的長輩還要避免年節食材常見的加工品,像是臘肉、火鍋沾醬等,羹湯類儘可能吃料少喝湯,堅果類或瓜子等年節零嘴,也要以總量控管為原則,避免一顆接一顆吃不停。還有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水果,一般人都認為吃水果很健康,但任何種類的水果,都會影響血糖,糖尿病患尤其應特別注意攝取量。

 

對於一般需要照顧的長輩,因為咀嚼、吞嚥能力較差,年菜盡量以好消化食材為主,食物宜採切細的方式處理,最好用清蒸、燉煮,替代煎炸、火烤。吃年糕時,更要多留意長輩,避免老人家噎住喉嚨造成意外。

 

二、交通旅遊:行動不便的長輩,若是要外出拜年,或是跟著家人賞春,最好提前預約適當的交通工具,例如復康巴士、無障礙計程車。目前台灣也有專門安排無障礙旅遊的旅行社,能讓這些不容易出門的長輩,可以開心地跟家人一起出遊,過年期間要安排的話,最好早點預約。

 

三、喘息安排:長期照顧長輩者,身心都有莫大的壓力,不妨趁春節出去散散心,或是跟知心好友聚個餐,讓自己放鬆一下。這時就需要喘息服務,若符合政府長照2.0的對象,可提早預約安排,或是利用「優照護」這類的預約平台,不需符合任何資格,也能安排替代的照顧人力。

 

過年時,如何跟失智長輩相處也是一門學問。團圓時人變多了、春節期間的作息也不太一樣,加上放鞭炮或其他外在刺激,失智長輩容易發脾氣,或出現混亂狀態。跟失智長輩相處有以下三點需要注意:


一、要多體諒長輩,不要糾正他或跟他爭辯,多多鼓勵他,並且利用他喜歡的事物轉移注意力。
二、千萬別跟失智長輩玩:「猜猜我是誰」。
三、出遊時,最好安排兩個人陪伴他,以免人潮多造成走失或失散。

 

 

此外,長期照顧長輩的人,也很需要其他家人的支持與關懷,尤其過年家人團聚時人多嘴雜,許多無心的話很容易造成照顧者的困擾。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就舉出幾個典型讓照顧者爆氣的金句:


1.你怎麼顧的?媽媽怎麼會跌倒?
2.你可以在家不必上班,好幸福!
3.每個月都給你錢,還顧成這樣,都花去哪?
4.我跟她講話都很正常,哪裡有失智?
5.家裡有病人,你還要去哪裡?
6.每次回來就聽你唸,那就把他送機構呀,又沒人逼你!

 

從上面這些例子裡可以體會到:長期照顧往往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而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許多人也都注意到長照準備的重要性。參考國泰人壽建議,想要打造千萬級的長照保障,可以用終身險搭配定期險來規劃。若以40歲男性投保國泰人壽「真心守護長期照顧終身保險(實物給付型)」20年期及「自由配一年定期長期照顧健康保險」保額各3萬元、首期保費共48,165元為例,若符合長照狀態,即可先獲得一次性給付的長期照顧復健保險金18萬元,若持續符合長照狀態,每年還可以獲得72萬元的長期照顧保險金(最多給付1,116萬元)或長期照顧服務。上述的組合可讓民眾以每月最低約4千元起的預算,獲得最高每月6萬元的長照保障,總計最高可享有1,134萬元保障。不管是因應長期看護,以及住長照機構的費用,或是彌補家人自己照顧,所產生的收入損失,都能大幅地減輕對家庭造成的衝擊。

 

 

每次過年我們都忙著享受美食、出門旅遊或拜年,今年,不妨多一份心,關懷需要長期照顧的長輩或家人,還有別忘了跟照顧長輩的家人說聲:謝謝你,辛苦了,換你休息。

看更多
看護、居家照護

對抗通膨 長照準備的最佳解方在哪?

80歲的林爺爺因為帕金森氏症,漸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長期需要旁人照顧,但家人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無奈之下,只好聘請外籍看護負責照顧。兒子與媳婦是典型的雙薪家庭,半年下來發現,看護費加上醫療、營養、消耗品等費用,每個月的支出竟相當於兩夫妻其中一個人的月薪,對於還在背房貸的他們來說,已成為一筆相當大的負擔。

 

據統計,國人長期照顧的平均時間長達7.3年,如果聘請外籍看護,每個月的看護費用,加上各種支出,平均支出約4萬元,若改請本國籍看護,支出將會翻倍為一個月8萬元左右,以7.3年的總支出來算,費用將達350萬元到700萬元左右。

 

由於長照所需的費用是長時間的,因此「通膨」絕對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台灣雖然屬於通膨成長率較穩定的國家,但這20年來,消費者物價指數從90.10(91年8月),上升到117.11(111年8月),上升幅度也達30%,一般民眾都能明顯感受到物價上漲的痛苦,對於長照家庭來說,就更是「苦上加苦」了。

 

因財務問題而導致的長照悲歌在新聞中屢見不鮮,一般人的退休規劃,更應該將「長照支出」列入重要項目,避免因個人的照顧問題而演變成整個家庭的經濟問題。但即使以「低標」而言,每個月4萬元,總費用達350萬元的長照預算,對多數人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要靠儲蓄,或是其他投資理財方式來累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您可以參考大人的花漾人生網站,根據個人的情況來試算長照所需支出與推薦的保險類別。其實,還有一種方式可以用較少的錢來為長照風險做準備,最佳的解方就是「長照險」,民眾可以透過負擔得起的保費來轉嫁將來可能承擔不起的長照支出。舉個例子來算,30歲男性投保國泰人壽的「漾心守護」長照險,保額4萬元(每月長照分期保險金4萬元),繳費20年期,一年保費37,280元,一旦符合給付條件,最高可獲得816萬元的理賠,若以繳滿20年保費來計算(74萬5600元),財務槓桿高達近11倍,也就是說,利用長照險,就可花不到1/10之金額做好長照準備。

 

 

儲蓄利息可能被通膨吃光光,高獲利投資工具又必須擔負風險,或許長照險是您準備長照費用的最佳解決方案。在此推薦國泰人壽的長照險,特別是「實物給付」的設計,讓保戶在突然面對長照問題時,不用還要為了找合適的照護機構而煩惱,讓您多餘的心力也省下來了。

 

除此之外,或許長照險可以搭配《保險金信託》,將獲得的保險金交由信託機構管理,讓保險金依照自己的意願交付,像是行為能力低落(如中風),或是類似失智狀況時,保險金不會遭到不當挪用,等於在保險之外,再加上一層保險,在此雙重的保障之下,長照家庭將不再陷入孤苦無助的情況。

 

 

看更多
立即下載「優照護」APP

安全 / 方便 / 合適

隨時隨地找到符合需求的照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