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照護」商標

照護故事

看護、居家照護

海外兒子無法回國 也能照顧出院父親

可以幫我備註我中文不太好嗎?」楊爸爸在電話中對兒子叮囑。 「這個我備註了,我知道你只會說『你好』、『謝謝』,相信一切都會順利的!」楊先生回答。
看更多
看護、居家照護

晚美的人生 需要一點個人空間

熟練地翻著荷包蛋、烤土司,點綴上水果,一旁的牛奶才剛微波好,一生二人三餐四季,就是現在生活的寫照,手做早餐是年紀漸長後養成的習慣。 李太太與先生在婚前時就有同樣的目標,那就是「早辛苦、早享受」,婚後價值觀相同讓兩人在生活上的磨合少了不少,飲食習慣、孩子教育,規劃退休,都沒有太大的落差,時光匆匆,奮鬥的時光過去、孩子也開始獨立生活,退休生活的超前部署在此時開花結果。
看更多
看護、居家照護

一個人的老後 自在獨居不孤單

靜靜等水沸騰,依序加入茶葉、香料,蓋上蓋子悶一下,倒入杯中,一杯香料奶茶就是午後美好的序曲。 對許多人來說,七十歲是個充滿「但是」的時期,想去做什麼、想學什麼,想吃什麼,都被「但是」給擋了下來,但對於再兩年就要面對人生下一階段的楚小姐來說,七十歲是從「心」開始的年紀,她想要遵從心的嚮往去嘗試新事物、學習新東西,不再圍繞著丈夫、子女打轉,七十歲是逗號,不是句號。
看更多
看護、居家照護

有人幫一把 老老照顧不再悲情

雨滴濺起的水花是最美麗的裙擺,林奶奶與丈夫悠閒地欣賞窗邊的風景。 林奶奶與丈夫是長期旅居海外的銀髮夫妻,退休後,還是選擇回到了最熟悉的地方─台灣,一方面是因為思鄉,一方面也想省得讓子女掛心,彼此照顧就足夠了。「人生一過40歲,時間就像用飛的。」一個不留神,林奶奶已在80歲的列車上,而先生則又長自己幾歲,所幸兩個人都還算樂觀硬朗,人生的下半場,還算是開朗溫馨。
看更多
看護、居家照護

陪他搭公車看籃球 找回失智老爸的活力

運動場上傳來此起彼落的運球、擦板、進球聲,每週二次的黃昏運動時間,就是王爸爸最開心的時刻。 剛慶祝的古稀之年彷彿只是昨天的事情,一晃眼過了十年,老夫老妻原本互相扶持,兒子住在附近,女兒雖然居住在別縣市,也總是定期回家探訪父母,日子也算是愜意且悠閒,直到王爸爸最近經常出現情緒不穩、易怒、難溝通的情況,到醫院檢查才發現罹患了輕度失智症。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