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照護」商標

居家照護新知

看護、居家照護

失智預防從陪伴開始:讓長輩「越陪越聰明」的生活練習

年紀增長後,許多長輩開始覺得「記性不如從前」——想不起名字、忘了放東西的地方,或常重複問問題。這些變化多半是正常老化現象,但若缺乏刺激與互動,大腦反應會越來越遲鈍。

 

好消息是,大腦具有可塑性,只要願意「動一動腦」,仍能建立新的連結、延緩退化。衛福部失智症防治中心也建議,長輩應每天維持思考與交流習慣,讓大腦持續保持活躍狀態。事實上,大腦就像肌肉一樣,「越用越靈光」。只要每天多動一點腦、多互動一點點,就能延緩退化,讓生活保持活力與自信。而家屬與照服員的陪伴,更是最有效的「練腦良方」。

 

為什麼陪伴能讓大腦更靈光?

許多研究指出,規律的社交互動與正向情緒,能刺激大腦神經的連結,幫助思考保持彈性。換句話說,陪伴本身就是最自然的腦力訓練。當長輩感覺被關心、被傾聽,他們更願意說話、回想、嘗試新事物,也會在互動中不斷「動腦」。陪伴不需要花很多時間或道具,一句聊天、一頓共餐、一次散步,都是最好的刺激。

 

一起做的腦力練習:在互動中喚醒記憶

與其讓長輩單獨做練習,不如一起完成。陪伴能讓練習變得有趣,也減少壓力感。以下是幾個簡單又溫和的陪練方式:

一、聊聊生活,讓記憶有溫度

與長輩回憶過去的旅行、老朋友或節慶故事,不只是聊天,更是訓練記憶的方式。也可以用照片、音樂或舊物當話題,幫助他們喚起細節與情感。這些互動讓「想起來」變成快樂的事,而非考驗。

 

二、一起動手做家事

摺衣服、整理抽屜、分類水果或擦桌子,看似平凡的家務,其實都能刺激大腦與動作協調。照服員或家屬可以在旁邊指引節奏,例如「這堆是毛巾,那堆是衣服」,讓長輩在參與中感受到成就感。

 

三、讓生活多一點小變化

試著換條不同的散步路線、嘗試新菜色、或用不同的碗盤用餐。這些小變化能讓長輩的感官重新被喚醒,感受到「生活還有新鮮感」,自然也能保持頭腦靈活。

 

四、用五感體驗,激發興趣

一起聞香料、聽音樂、看風景,都是刺激腦部的方式。可以試著讓長輩猜猜氣味、說出歌曲名稱,或一起欣賞窗外的花草,這些互動讓他們重新連結世界。

 

陪伴練腦的關鍵:用心聽,比指導更重要

腦力訓練不在於技巧多高,而在於「被理解」。當長輩出錯、說錯或忘記,不必急著糾正,只要給予肯定:「沒關係,我也常忘!」這樣的理解能讓他們放鬆,進而更願意參與活動。

 

幾個小秘訣讓陪伴更有效:

  • 固定時間練腦:每天安排1015分鐘聊天或遊戲時間。
  • 融入日常:不需特別設計活動,吃飯、散步、看電視都能練習思考。
  • 以興趣為中心:長輩對自己喜歡的事物會更願意開口。

 

想再進一步?試試「挑戰式」陪伴

當長輩狀況穩定後,可加入一些有趣的小挑戰:

  • 一起玩簡單桌遊、拼圖或數字遊戲。
  • 用手機相簿玩「回憶挑戰」:隨機開一張舊照片,請他說出當時的人事物。
  • 唱老歌、拍節奏、或打手指遊戲,都能同時活絡腦部與情緒。

這些活動不只是刺激記憶,更能讓家人之間產生共同回憶。

 

當記憶力明顯下降時,怎麼辦?

若發現長輩常忘記重要事情、情緒明顯改變或容易迷路,建議及早與醫師或職能治療師討論。但在此之前,持續的陪伴與互動仍是最重要的基礎照顧。每天的聊天、笑聲與互動,都是防止退化的最好養分。

 

陪伴,就是最好的腦部保養

腦力訓練不只是為了「不失智」,更是讓長輩重新參與生活的過程。當家屬與照服員願意每天花點時間,一起聊天、一起笑、一起做,就能讓思考變得更有活力,也讓心更靠近。

好東西就是要跟好朋友分享 !!

趕快來加入我們優照護吧~^^*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