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照護」商標

居家照護新知

看護、居家照護

只有居家照護還不夠,你還需要知道的十件事

「家人需要照顧了!好煩惱,我要去哪找人?」無論是臨時住院、出院,或是在機構間轉移,每個人遇到照顧時的第一件事,就是「照顧人力」,但你知道嗎?只有「居家照顧」是不夠的,本文提醒你還需要注意的十件事(別緊張,循序漸進就好)。

怎麼說呢?「居家照顧」顧名思義就是在家裡照顧,可是這並不是「定案」,你必須充實你的照顧錦囊妙計,這十件事,就是協助你在照顧之路不孤單,無論多忙亂,都找到穩定自己的資訊與資源。

第一件事:接受長輩或患者需要被照顧的事實

為什麼要擺在第一件事呢?因為疾病的關係,身心的狀況已經跟過往不同了。可是別以為只有患者本人接受不了,往往接受不了的還有家屬。

「他以前不會這樣的......」
「想到三個月前他還能去爬山。」

可是唯有接受生病或需要被照顧的事實,我們才可以轉為思考接下來該怎麼計畫?如何復健、如何治療、如何維持生活品質。

第二件事:與患者或長輩的事先溝通

不管選擇哪一種照顧方式(居家照護、機構照護等等),或是有任何新的治療復健、生活有所更動時,也要與患者與長輩溝通。

即使在病中,每個人仍需獲得尊重。而且有了充分的溝通,也有利接下來的照顧選擇、加強長輩想要好起來的動機。

第三件事:家中無障礙改造

許多選擇居家照護的朋友,除了照顧人力的選擇外,很快就會遇到的棘手問題,就是家中的動線與設施不符合長輩使用。

因此最好在出院前,就開始家中無障礙的第一步。目前許多無障礙施工團隊也會與室內設計師搭配合作,只要多花一點時間溝通,一定可以打造既方便又舒適的居家空間。

第四件事:交通接送

無論是自費或是公費,交通接送一定是照顧家庭要重視的一個重點。因為舉凡外出,一定需要交通工具,但因為身體已經有些不方便了,需要升降功能與更大空間的福祉車(無障礙接送)。

建議也要放在自己的照顧筆記哩,以備不時之需。

第五件事:輔具用品

輔具是為了改善或維持我們原本的生活。因此挑選到適合的輔具,可以增強長輩的生活能力,照顧人員照顧起來也會更輕鬆。

目前全台都有輔具中心,依據自己所在的地方也能先到輔具中心諮詢,或是進一步的評估、租借。

第六件事:了解照顧新知

依據長輩的病因與病情的不同,若我們能先了解其必經的過程,會少了許多心裡的折磨。許多有經驗的照服員或是治療師,在進行居家服務時都很願意分享。

我們也能利用一些簡單的課程或是書籍介紹,讓我們了解疾病的歷程,以因應後續的變化。

第七件事:參加互助團體

沒有自己照顧過,真的很難懂其中滋味。


因此加入照顧互助團體,除了有一些資源可以互通有無外,「圈內人」彼此的傾聽、打氣、鼓勵也很重要。

第八件事:重新整理財務計畫

隨著照顧時間的延長,有了許多沒有預想到的花費,如果沒有做好財務規劃,有可能之後會更捉襟見肘。

若在財務有限的狀況下,更需要把未來所需的費用一一盤點出來,接下來,就要接續到第九件事。

第九件事:家庭照顧會議、找出更多資源

照顧不只是費體力,更加耗費精神力,因此絕對不能只讓一個人照顧就好。也許是請外籍看護、照服員,或是其他親友合力共同照顧,但絕對需要給主要照顧者不只一位的幫手,還要幫他休喘息假。

再來就是照顧費用的計畫,其中有分為一次性支出、固定長期支出,與臨時支出等等,如果是一兩年的金錢花費,大部分人還能負擔,可是如果需要照顧的時間動輒十年,那麼就需要大家一起協力做照顧財務計畫。

如果家中能提供的協助不多該怎麼辦呢?現在許多社福體系都能幫上忙,除了長照專線1966之外,也可以詢問最了解社福資源的社工師,甚至是鄰里長,都能在其中一點一線的勾勒出照顧的面。


第十件事:適時地給自己紓壓與休息

照顧是一件沒有停止的工作,所以要自己做自己的老闆,經常觀察和提醒自己,是不是該休息了。可以的話,把休息的時間規律制定下來,做一件讓自己放鬆的小事,有人選擇喝杯咖啡,有人選擇外出散步,有人需要完全放空......

相信你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紓壓方法,千萬記得,「休息才能走更長久的路」。

 

好東西就是要跟好朋友分享 !!

趕快來加入我們優照護吧~^^*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