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失智症篇
以往,失智症病人總讓人覺得難溝通、忘東忘西、具有攻擊性,所以當家中有失智症病友,其家人、照顧者也覺得難以向外人開口。
根據衛福部及內政部資料統計,全台65歲以上的老人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失智症不是少見的問題,不管家中是否有失智者,每個人都應該要對失智症有更多的了解。
什麼是失智症? 失智症是種疾病嗎?
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它的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有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
什麼原因或什麼樣條件的人容易有失智症?
失智症危險因子:
一、年齡
二、三高
三、抽菸
四、遺傳
85歲以上的長輩好發失智症的比例比65歲的人口高出數倍,其次是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也是增加風險的因子;抽菸則是影響健康的大禁忌,最後則是遺傳,若失智症在60歲前敲門,原因與家族遺傳有極大的關聯。
失智症有哪些類型呢?
一、阿茲海默症:最常見的失智症,是腦部功能不可逆的退化。
二、額顳(ㄋ一ㄝˋ)葉型失智症:性格改變、語言表達能力退化,可能說的話不成語意,或者容易理解錯誤。
三、路易氏體失智症:屬於蛋白質變性造成的腦部功能退化,容易有幻聽、幻視,平衡感變差,所以時常跌倒。
四、血管型失智:因腦血管疾病引起,使病人的性格大變,比方說本來脾氣溫和的人,變成極易怒的人,或者相反,本來脾氣暴躁的人,變成個性和緩的人。
五、其他因素引起:因為外傷、酒癮、或其他腦部疾病引起的類型。
如何判斷是否有失智呢?
失智症的十大警訊:
1.記憶障礙
2.對時間或地方的概念變差,容易走失
3.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4.很難完成原本熟悉的家庭事務
5.有語言表達的問題,無法說出確切的名詞
6.抽象思考能力降低,無法思考複雜的事務
7.物品擺放錯亂
8.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
9.個性急遽改變
10.喪失活動力及對生活事物失去興趣
故事案例:
照服員楊吉麟分享他過去照顧失智者的經驗,在第一次服務時,失智長輩非常抗拒洗澡,讓家人非常苦惱,吉麟向長輩提議洗澡,也被長輩給拒絕了。
從旁得知,這位長輩覺得洗澡容易受風寒感冒,進而引起肺炎,後又得知這位長輩非常相信某位醫生,並將這位醫生說的話奉為圭臬,第二次服務時,吉麟便說:「我是某某某醫生派來為長輩洗澡的,洗澡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提升免疫力,這樣就不會感冒了。」
長輩聽聞後,就願意洗澡了,從此之後這位長輩也樂於配合洗澡。
失智長輩時常會反覆問同樣的問題,例如:你貴姓?住那裡?結婚了沒有?幾個小孩?等等問題,而引發衝突。
這時請先理解,這些問題是自於失智症長輩的關心,此時只要將話題、注意力轉移,即可避免這個問題發生。
想了解更多? 請看下方示範影片:認識失智症篇
好東西就是要跟好朋友分享 !!
趕快來加入我們優照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