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照護」商標

居家照護新知

看護、居家照護

照服員的溫柔力量 彌補了家人照顧的不足

高齡照顧是許多家庭「愛的負擔」,傳統孝道觀念下許多人都被賦予責任,應將家中長輩照顧得無微不至,有些人更因此放下工作,辭職回家照顧逐漸病老的雙親。但「照顧」這件事逐漸專業化的時代,只依靠家人未必是最好的模式,讓外部的力量協助長者,往往能增加更好的生活品質。

 

優照護每年都會舉辦「照護之星」表揚大會,鼓勵在照護預約平台上許多專業且優質的照護人員。他們憑著良好的訓練與經驗,以及對人的關懷信念,獲得了許多家庭的肯定,甚至是「驚喜」,因為這些人察覺了許多原本家人不知道,或是沒有發現的照護問題,甚至改變了被照顧者,讓他們在身心獲得更好的提升。

 

鍾毓玲今年才加入優照護平台,就獲得照護之星新人獎提名,她原本是學校輔導相關的工作人員,退休後行有餘力,參加了照護的訓練課程,從輔導者轉變為照護者後,第一個服務案例就帶給她非常深刻的感觸。

 

陳媽媽近年已經80多歲了,在前幾年疫情期間,眼睛狀況退化、視力變得不如以往,但同住的女兒因為需要工作,白天只能讓陳媽媽自己在家。她擔心母親因視力很差,生活會有許多不便,因此請鍾毓玲來家中幫忙。女兒告訴鍾毓玲,母親性格比較孤僻,建議鍾毓玲不需要在母親身邊,只要在視力範圍內看著她就好。

 

鍾毓玲第一天來到陳家,看到陳媽媽從房間摸索著出來要到浴室,她擔心之下忍不住,到陳媽媽身邊主動引導她進入浴室,並提醒她避免了一些危險。剛開始,陳媽媽似乎不太領情,一句話都不說,但鍾毓玲仍不厭其煩,每次都會在旁出聲引導。後來陳媽媽似乎感受到鍾毓玲的心意,開始按照引導來行動,甚至會主動問「那再來呢?」

 

鍾毓玲打開陳媽媽的心房後,更進一步展現許多關懷,看到陳媽媽沒有察覺自己衣服髒了,就主動提醒並協助她換衣服,也開始找些話題跟她聊天。原來陳媽媽認為自己年事已高,對生命逐漸失去信念,所以拒絕女兒帶她進一步檢查,希望安安靜靜的離開這世界。但鍾毓玲本著輔導專業,帶著她回憶許多愉快的過往,竟發現陳媽媽是歌唱的愛好者。於是鼓勵她唱唱最喜歡的那些歌曲。在旁音樂的吸引下,陳媽媽竟然開口了,而且越唱越開心。陳毓玲把這情形跟陳媽媽女兒說,讓女兒直呼「不可思議」,原來,媽媽到現在還能唱得這麼盡興。

 

王祐婕是位資深的照服員,原先在其他照護機構從事相關工作,為了能自行安排工作,特別考取了國家證照,登上優照護平台接案服務。她在優照護接過的預約單已經超過600件,評價平均接近5顆星滿分,之前也得過「照護之星」的肯定,今年再度入圍可見服務品質非常穩定。

 

王祐婕認為,許多人有安排請居家照護,但往往沒有善用到照護專業者的功能,例如,有些家人跟被照顧者之間有感情包袱或牽絆,雙方溝通也可能出了問題,如果讓外部的照顧者當調和的媒介,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妙用。像有些長輩不喜歡依照醫囑,家人不斷勸說也沒用,甚至鬧得不可開交,但這些長者因為傳統觀念,對照服員這樣的「外人」卻比較客氣,照服員用許多以往照顧的經驗或例子來勸說,長者接受度會提高很多。

 

王祐婕之前有個巴金森氏症的照顧對象,必須常到醫院復健訓練,但這位長者並不喜歡去復健,王祐婕不但陪著他去,回來還會帶著他一起做這些訓練動作,一起練習復健老師教的生活動作遊戲。王祐婕跟家屬事前溝通,她希望雙方有時可以配合扮「黑白臉」,她甚至會故意用比較嚴肅的口吻要求長者,這樣一搭一唱,者長慢慢就比較順利地進行復健了。

 

在優照護上,許多照護人員都明顯感受到:「外人」雖然不是家人,但只要願意付出耐心與關心,雙方往往也能和家人一樣親密。他們不但跟關心照顧者,也願意跟家屬一起努力,找到最好、最合適的照顧方式,而家人雖然不再事事親為,但照顧卻比以前獨力支撐時更為完善了。

好東西就是要跟好朋友分享 !!

趕快來加入我們優照護吧~^^*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