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照護」商標

居家照護新知

看護、居家照護

中年以後的身心發展及常見問題

邁入超高齡社會,你準備好了嗎?
台灣在1993年進入高齡化國家,預估在2018進入高齡社會、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老人超過20%)、2060年老人高達39%,也就是每2.5人就有一個是老人。
追求高齡友善、健康無負擔的老後生活,你要知道


體型變化、感官功能退化、生理系統變化、記憶障礙、體力、面臨人生終點站等,人類的身體狀態過了30歲之後,就開始緩步走下坡。


直到20世紀初期,人類的平均餘命不過40歲上下,四千年前的人類,平均餘命更只有18歲。人類是一直到醫療科技發達後,延命技巧提升,平均餘命才大幅提升到70歲以上。


然而,人類壽命的大幅延長,並不代表體能與健康狀況也能保持良好。從演化生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的生理狀況在25~30歲達到顛峰後,就一路緩步下滑。


◆生理上的變化

進入中年期之後,老花上身、聽覺衰退、皮膚失去光澤、反應變慢、掉髮、

記憶力變差、新陳代謝變慢、性慾衰退、精子數減少、

內分泌與荷爾蒙改變、心臟以極為緩慢的速度逐漸擴大、

吸收氧氣的份量也逐年減低、肺活量降低、腦細胞數目減少或受損壞死、

腎臟排泄血液雜質功能降低、膀胱容量下降(頻尿),

還有體脂肪囤積,體重開始直線上升,

血管逐漸硬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

骨質疏鬆等問題接二連三來報到,停經或更年期不適的症狀更陸續纏身。

就連體能和食量也大不如前,年輕時不會覺得累的活動,現在稍微做一下,就氣喘吁吁。

從人類史的角度思考,生理的老化比我們以為的還要早降臨,

從30~40歲開始,

生理功能就開始出現衰退、老化症狀,只是進展的速度較緩慢,

加上這個年紀正是許多人拚事業、照顧家庭的忙碌歲月,

對緩步老化的徵兆毫無所悉或不以為意,直到跨過某個臨界點,才會赫然驚覺,「怎麼自己老了嗎?」

 

◆心理上的變化
除了生理上的變化外,進入中壯年期之後,

心理上也逐漸變得守舊、固執、自私、暴躁、憤怒、偏執、疑神疑鬼、

反覆無常、不願變通、不喜歡接觸新事物、保守、陰沉、消極、自怨自艾,

不復年少時的開朗、活潑、積極、幽默。

當然,有些人因為生命歷練與性格的調整,

中壯年後反而表現得

寬厚、謙虛、節制、博學、幽默、和藹可親、溫厚練達,

並不一定會往負面、消極的方向發展。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說:

老年人會持續在追求和諧生活的完整性(尊嚴)與不和諧的絕望心態(恐懼)兩者間擺盪。

 

只要記得,反應變慢、記憶力變差、口齒不清、動作緩慢等症狀的發生,

並不是自己變笨,而是身體衰退老化的自然現象,

不要再以年輕時期的標準來看待自己,

要認清身體的侷限性,願意服從老化的自然定律,

抱持感恩之心,逐步微調,

接受現在以及未來只會不斷衰老的自己,肯定、接受當下自己存在的狀態,

不被外界事件刺激而影響,多多結交朋友、維持良好的社交生活,

培養老後生活的新社會角色,取代青壯年時期的社會角色,

讓自己繼續待在社會上貢獻一己之力,實踐「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

培養正向積極的生活態度,以智慧取代體能、以社交取代兩性關係、

以善念變通取代固執,自然能避免老後病痛纏身的困境,

創造幸福快樂的人生。

美國Satchel Paige說過:

Age is a question of mind over matter, if you don't mind, it doesn't matter.」

(年齡是心態問題,如果你不介意,那就沒問題。)

 

◆禁忌話題:死亡
另一件影響熟年生活的大事,是許多人的禁忌話題:死亡。

雖然理智上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終將會面對死亡的時刻,但實際上有不少人拒絕談論死亡,

並將其視為禁忌,一碰觸就爆發不滿情緒,或是陷入自我失控的悲傷情緒。

人之所以害怕死亡,主要是一種深層的分離焦慮作祟,

不希望和所愛之人或習以為常的世界分開。

其次,是恐懼臨終狀態的不圓滿,害怕自己得孤獨老死在家中無人聞問,

害怕臨終之前得承受許多生理病痛或心理折磨,

更不希望自己的臨終狀態成為拖累子女、家人、配偶的傷心事。

不過,每個人都得獨自面對死亡,也都得試著調適,

直到找到自己可以接受死亡的態度(譬如有很多人在中年以後轉向宗教信仰,探索死後的世界)。

開始接受死亡,放下對死亡的恐懼與焦慮,與死亡建立一種和平共存的態度為止,才算完成面對臨終問題。

其實,最好是及早規劃臨終大小事,

像是預立遺囑,自主決定臨終與喪葬禮的模式,

可以透過朋友或家人討論,找出讓自己和家人最感到焦慮不安的癥結點,

預先思考對策(例如:不想臨終前承受病痛折磨者可以考慮簽署DNR),

一點一滴地收拾解決,將不安的焦慮降到最低,

做好萬全準備,面對人生的最後一站。

※DNR(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

根據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人人有權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或預立選擇臨終拒絕心肺復甦術。

 

本文摘自 【延緩失能安全照護全書(暢銷修訂版)】

作者: 郭外天  

出版社:原水  

 

 

 

 

好東西就是要跟好朋友分享 !!

趕快來加入我們優照護吧~^^*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