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量不足,心臟病風險高! 1個動作看心臟強度
肌少症是造成老年人跌倒而失能的原因之一,但肌少症還可能造成另一個要命的疾病,那就是心臟病。西班牙研究指出,肌肉量愈高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能降到最低。
西班牙巴塞隆納心理健康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針對阿提卡研究(ATTICA Study)資料分析,共有1,019名45歲以上的受試者,他們在2001~2002年加入研究時,都沒有心血管疾病,並接受10年的追蹤。
10年之後,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得了心血管疾病。與骨骼肌質量最低的人相比,骨骼肌質量最高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了8成,校正了教育程度、吸菸與否、地中海飲食、運動習慣等因素後,研究開始的時候,愈多肌肉的人,10年後心臟病的風險愈低。
不過,肌肉和心臟病的關聯顯著,卻沒有呈現在女性身上。女性肌肉多寡和10年後是否罹患心臟病沒有關聯,可能是女性本來就比較少得心臟病。
這個研究的第一作者表示,肌肉纖維的代謝效應,包括更好的血糖控制、更少的發炎反應,可能是原因。而他也認為,肌肉多的人通常也比較多活動和運動,這也幫助了心臟。
另一個有趣的研究則追蹤1千多位消防員的健康數據,並且每年健檢追蹤10年,結果發現,一次能做到40下的男性比只能做10下的人,未來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少96%。認為伏地挺身不只能鍛鍊胸肌、三角肌,也對心臟健康有益。伏地挺身的能力是強大心臟的表現之一。
這些研究都顯示,維持肌肉量,對心臟比較好。
本文授權自《康健雜誌》
好東西就是要跟好朋友分享 !!
趕快來加入我們優照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