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照護」商標

居家照護新知

看護、居家照護

從臥、坐、站、走,循序漸進地做復健運動

如我們所知,小嬰兒的動作發展「七坐八爬」,慢慢地扶著東西站起來,逐步鬆開手之後,邁開生命中的第一步,然後越來越穩,能跑能跳。患者其實就如同小嬰兒一樣,要先從躺到坐開始訓練,坐穩再開始練站姿,能站穩且適當重心位移後,行走也就有機會了,也就是說依程度從最差到最好為「臥→坐→站→走」漸進的階段。即使長者只能躺在床上,還是有許多的復健運動可以開始做。當他發現自己雖然肢體動作受限,可是已經可以開始為未來的復原作準備,對他的心理上也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住院穩定即開始,銜接出院更順利
當長者急性住院時,只要他意識恢復了,急性的感染也已獲得控制(例如無急性發燒、胃出血、肺部感染等問題),也沒認知功能的問題(例如家屬說的指令長者聽得懂,或是對失語症長者給予動作指令時他看得懂,並能跟著做),就可以開始使用本書進行復健運動。
所以臥床或住院的長者只要確定:○1意識清楚○2急性感染已獲得控制○3認知功能正常,即可依照本書躺姿運動開始做復健運動。

 

綜合性的功能復健
長者有中風或巴金森氏症,頭部外傷腦部腫瘤術後,常常可見平衡、認知、動作協調性,關節活動度與肌肉力量⋯⋯同時出了問題。這就是為何本書不以訓練各別部位或功能來分類,因為我們訓練的並非特定的某條肌肉或特定部位,而是經設計的多功能復健運動,一個動作設計中,同時改善了平衡、動作、協調性、活動度等,甚至提升長者的認知、語言溝通功能。這跟一般民眾想像的頸椎疼痛就做脖子運動;坐骨神經痛就做腰部腿部運動等是很不一樣的。

 

案例分享
案例分享:打好根基循序人生,復健躁進短多長空
朱先生是一個幸運的男人,雖然中風導致他身體半邊無力,但他的家人,尤其是太太,非常地支持照顧他。經過兩個星期的復健運動後,他已經可以自己拿著拐杖,步履蹣跚地走,我們為他高興的同時,也一再提醒不要一味地練走路!還是必須多做基本訓練,如床上的運動,還有下肢的肌力強化。但在家屬觀念上,中風後就是「能走就要多走,不用拐杖走更好」。所以在肌力不足的情況下,他走路時膝蓋總是過度打直的,膝關節長期壓迫,最後出現疼痛及膝關節退化問題。步態不正確,也讓他走路很容易累,而無法走遠。一位原來可以恢復很好的中風病人,最後擁有這樣的結果,非常令人惋惜!

 

本文摘自《讓他自己來》

作者: 毛琪瑛,吳倉華,李宜蓉,黃淑琪 

出版社:資料夾文化

 

 

好東西就是要跟好朋友分享 !!

趕快來加入我們優照護吧~^^*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