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照護」商標

居家照護新知

看護、居家照護

幫臥床長輩運動 看完你就會了

「運動」不僅能夠加強心血管功能、強化肌力,還能獲得滿足與成就感,讓心靈富足。因此,不論性別、不論年輕人或年長者,都被建議要養成運動的習慣,以維持身心靈的健康。但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即使是短期臥床或是因失能而必須躺在床上的人,也必須養成每天活動的習慣。

 

肌肉和關節的退化速度很快,根據研究,一般人若臥床一周不活動,肌力就會減少20%,需要花一年的時間復健,才能重建原本的肌肉功能,然而,肌力退化之後仍然無法恢復的也大有人在。許多人受了傷之後,就成日躺在床上不敢活動,結果傷養好了,肌肉力量卻大不如前,反而成為失能的高風險患者。而已經失能臥床的長者若長期不動,則會造成肢體攣縮,也就是肌肉、關節和韌帶等處因為久未活動而永久縮短,導致病患肢體僵直,增加照顧上的難度。

那麼,照顧者該如何幫助臥床的長者運動呢?由於臥床的患者沒有辦法進行大幅度的動作,因此主要以被動關節活動為主。在照顧者的協助下,臥床者可以簡單活動手腕、肩部、腳踝、腰部、髖關節等處,以保持肌肉力量。

 

常見的關節活動類似一般人運動前的暖身動作,以轉動、伸展為主。舉例來說,想要活動肩關節的話,可以先讓臥床者將雙手平放在腰的兩側,然後緩緩抬起,在空中劃出半圓弧線,直到雙手伸展至兩邊耳朵旁。足踝的運動也相當簡單,只要讓臥床者嘗試將腳板伸直、勾起,反覆幾次之後即可達到活動的效果;而反覆的屈膝、伸腿動作,則可同時活絡腿部、膝關節以及髖關節的肌肉。

 

為避免肌力快速退化,臥床者一天應進行1-2次的關節活動,每一次、每一項目約10至20下。在病患不會覺得疼痛或肌肉緊繃的情況下,照顧者可以盡量協助他們將關節活動到能力可及的最大角度,方能達到最佳的運動效果。若長者在活動過程中喊痛、覺得累,也要適時放慢速度或停下來,休息一下之後再繼續。

 

如果長者尚能坐起,則可在肩膀以下部位墊一個枕頭,讓長者坐起來運動,活動到的肌肉和關節更多,效果更好,惟協助長者起身時,一定要注意他們的安全和平衡。此外,剛動完手術或是骨折還未痊癒的患者不宜進行關節活動,避免傷口裂開。

 

在照顧者的幫忙之下,臥床者若能養成每天簡單活動的習慣,就能有效減緩肌力退化,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不僅臥床長者遠離了肌肉攣縮的危險,照護者照顧起來也會更為輕鬆、安心。

 

 

好東西就是要跟好朋友分享 !!

趕快來加入我們優照護吧~^^*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