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照護」商標

居家照護新知

看護、居家照護

失智症的進食困難與鼻胃管/下篇

本文摘自伊佳奇所著《守著記憶守著你》

失智症患者進食困難可能的原因,可分別從生理、心理、環境、照護技巧等方面來解析。在生理方面,從牙齒、口腔、味覺、視力、腸胃、睡眠、情緒、感染等都可能產生影響,尤其失智症長者有時無法說出是那裡不舒服或疼痛,有賴照護者細心觀察是否有與以往不同情形,再進一步找出可能的原因。

心理因素也亦是影響失智症長者行為的重要原因,當我們遇到不愉快事情,會以理性或因社會制約等方式控制自己情緒及行為,失智症長者則會直接反應在他們行為上,拒食是其中的一種方式。

在環境方面,到了新環境、食物無法引起食慾、有噪音、或過熱等干擾、光線太暗、或餐具與食物顏色相對照下,無法看清食物。房間有不好的氣味等。其他譬如在照護技巧上,催促長者快吃、不懂給予適當的引導進食流程、提供過於複雜、太硬、太大塊的食物、或提供長者所忌諱的食物等,都有可能影響長者進食的意願。

除緊急醫療所需,如果要避免長者裝置鼻胃管,最重要的是能讓長者願意進食,維持進食意願。在早期照護上,就應注意許多生活上照護細節。一再強調牙齒、口腔、口水分泌、吞嚥等關連性與重要性,這都影響到長者的進食行為。伊爸爸為何都沒裝鼻胃管,能維持自己進食,是家人要能在照護上注意細節與努力。

至於進入重度失智症的長者,因為吞嚥功能退化、或吃的很少,或是因急性症狀需要住院的失智症長者,住院期間已經安置鼻胃管、尿管、氧氣管及中心靜脈導管等,只要他們稍有意識,會覺得不舒服時,都會直接將鼻胃管拔掉。

父親住院期間,兩手雖有乒乓手套,讓他無法去拔尿管及中心靜脈導管,他還需要氧氣治療,以減少心肺負擔,所以有氧氣管在鼻中。我們在陪伴時,也不斷與他講話、玩遊戲等,試圖轉移他的注意力及不適感,但他還是意志堅定的利用頭部左右甩的方式,將鼻中的氧氣管給甩出來,並且還笑得非常得意,讓我們又好氣又好笑。只好換個角度想,伊爸爸還沒退化到重度,仍有能力解決問題。

再一次證明:失智症長者並未因罹患失智症就失去所有的智慧,也未失去他們所有的人生經驗。

當失智症長者到了重度與極重度階段,有許多照護的決策會需要面對,是否要放鼻胃管是其中一項。今天我們如果在照護上雖還未面臨這狀況,但能事先搜集相關資訊,做好因應準備與對策,那一刻的到來時,能從容的根據那時狀況拿出適當的因應方案。

失智症長者到了極重度,認知功能缺損到已無法判斷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他們對於排除任何不適的本能還存在,拔管是失智症患者常有的行為。我們就來思考為什麼要裝鼻胃管?及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分析裝置鼻胃管後是否對長者有益處?

裝置鼻胃管的原因,大多是長者不願以嘴進食,照護者擔心因營養不足,會產生:免疫力降低、抵抗力減弱、增加感染機率、影響壓傷的復原、增加死亡率等。
根據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王培寧醫師所蒐集國外研究資料顯示,鼻胃管餵食對重度失智症預後的影響:並沒有減少胃酸逆流和吸入性肺炎的機會、沒有增加存活率、沒有加速壓傷(褥瘡、壓瘡)的改善或能預防、沒有減少感染的機率、沒有改善生活功能、沒有改善患者的舒適度。

至於裝了鼻胃管後,會產生那些情況:增加口水分泌、增加感染、鼻胃管因阻塞而需重換、增加患者因插管入院機會、增加患者被約束的機會,這都會增加家庭在照護的難度,影響照護品質及家庭生活品質。

對極重度失智症長者這情形沒有絕對的答案,因涉及文化觀及倫理議題,譬如:對於安寧療護的看法、患者人權與尊嚴的看法、是否應用盡方法來延長患者生命等,都是可以討論的,尊重每一家庭的討論結果,但在討論之前是否有充分資訊十分重要,會影響討論的過程與結果。
 

《守著記憶守著你》
作者:伊佳奇(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顧問)
出版:天下雜誌
網購: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4333

好東西就是要跟好朋友分享 !!

趕快來加入我們優照護吧~^^*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