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照護」商標

居家照護新知

看護、居家照護

失智症的進食困難與鼻胃管/上篇

本文摘自伊佳奇所著《守著記憶守著你》

瓊瑤對平鑫濤先生是否該安置鼻胃管,引起她與平先生子女間的風波,也讓一般民眾對鼻胃管有所關注。過去至今,台灣鼻胃管安置率在世界上一直名列前茅,從醫療機構到長照機構,似乎對於進食產生困難、或醫療上考慮等因素,都會對患者安置鼻胃管。

長照機構更可看到相當高比例長者都是一根細細的「象鼻子」掛在臉上,似乎鼻胃管是標準作業流程,但對於長者是否有個別因素適合安置鼻胃管與否?是否鼻胃管安置是暫時性的?何時可訓練吞嚥及拔除鼻胃管?似乎是陌生的思考。

尤其是醫療與照護上訓練,當家屬提出失智症長者食慾很差,不願張口吃,醫療人員直接反應是:安置鼻胃管可維護長者的營養與水份,也就是健康與生存,少有願意進一步評估為何如此?

是吞嚥功能退化所致?還是環境或是照護上所致?還是牙齒不適所致?或是牙齒咬合、牙床變形所致?還是味覺退化所致?或是食物過大或是過硬所致?更少有評估何時可開始依步驟訓練吞嚥及拔除鼻胃管。只有何時需要更換鼻胃管,少有人願意思考失智症長者是否會主動拔管?所以安置鼻胃管後,隨之而來的措施是「約束」,以避免長者自己拔管。

無論對醫療人員、照護者或是家屬,這都是一項有挑戰性的功課。試想我們小時候,如果我們不願吃飯,父母是想盡辦法讓我們吃,還是就放棄不管?還是找醫療人員安置鼻胃管?現在父母因罹患失智症,認知功能缺損到影響正確判斷,無法正常進食,我們是否可用智慧、知識與他人經驗來找出解決方案。

首先說明,進食問題是失智症照護上比較複雜的問題,需要考量與分析的範圍較多與困難,但並非無法解決,更需要耐心、毅力與細心,在表現上可區分成進食困難、過度進食及誤食。

在進食困難方面的表現方式有:拒絕張開口、主動餵食時,轉開頭、將已餵食的食物吐出、就算張口吃進食物,但含在嘴中拒絕吞嚥、甚至張開嘴巴,任由餵進口中的食物掉出等。

過度進食的行為是:看到東西一直要吃、剛吃過卻喊肚子餓,或說根本沒吃過、到處尋求食物,從冰箱、櫃子翻到垃圾桶,當然也會發生誤食的行為:吃進不能吃的東西。

如果遇到長者拒食,此刻照護者千萬別生氣,認為辛苦做的一頓飯,卻讓長者糟蹋,或抱怨沒吃過,這是他們無法自己控制的行為,因認知功能受損,已無法判斷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我們要開始研究可能的原因,並找出可能的解決方案,同時了解:今天找到的解決方案,明天不一定適用,我們要有耐心再找新的方案。
 

《守著記憶守著你》
作者:伊佳奇(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顧問)
出版:天下雜誌
網購: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4333

好東西就是要跟好朋友分享 !!

趕快來加入我們優照護吧~^^*


分享文章: